2008年12月5日 星期五

從望花補夜到遍地開花的海洋之聲 (修正一版)

—— 概論臺北獨立音樂流變與現狀綜述


英國流行音樂及文化評論家學者Simon Frith曾說過,獨立音樂重要的不是缺乏發聲的管道,而是在於如何在資本主義下求生存,如果以此觀點來看,恰恰反映了當今台灣獨立音樂發展的問題核心。

事實上,台灣獨立音樂發展甚早,因為若以非主流唱片公司脈絡下的有聲出版物為獨立音樂的資格界定之一的話,那麼從1970年代開始,就已有李雙澤在家中自彈自唱自己簡陋錄音開始,並恰逢當時台北民歌西餐廳的演唱風氣而成為首位史上有記載的獨立音樂歌手。爾後,大學生楊弦與詩人余光中合作出版的《中國現代民歌集》及《西出陽關》兩張專輯,更是成為早期台灣校園民歌的濫觴,此外,在陶曉清策劃,民歌手胡德夫及吳楚楚、韓正浩等人的努力下,開創日後蔚為風潮的「校園民歌運動」而廣受社會大眾的歡迎。

只是在後來,由於主流唱片公司的介入與主導,當年的校園民歌逐漸變質,最後則併入台灣流行歌曲終至銷匿。儘管八零年代期間仍有零星的創作如青年樂團、紅螞蟻等出現,或以方龍泉、方龍驤(即方無行)兄弟創辦的Nova唱片及發行的【搖滾生活】刊物,更是成為那一時期台北地下音樂場景非常重要的推手及台灣重金屬音樂推廣的孕育地。其實從整個歷史脈絡來看,非主流或地下音樂刊物一直是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

時間進入八零年代中期,由任將達、程港輝等人所創辦的水晶唱片,揭開了台北獨立音樂場景的序幕,在當時,他們大量引進英國幾本重要的音樂刊物,並幾乎同步的直接代理並承接了當時英國「新音樂浪潮」的風潮而讓許多青年學子大開眼界,此外他們積極舉辦「台北新音樂節」及創辦【搖滾客】月刊,讓當時仍處不為所知的地下樂團有了初試啼聲的管道。雖然「台北新音樂節」前後斷斷續續只維持了四屆,然而以此培養出的Double X、黑名單工作室、紀淑玲、陳明章等歌手、樂團,亦成為當時最具代表性的獨立音樂創作群。

至此,以水晶唱片為基地畫一圓心,向外輻射出去的音樂版圖光譜便這樣深深影響了往後二十年,甚至直到今日的台北獨立音樂場景。而台灣的獨立音樂發展也亦步亦趨地和全世界各地各種的音樂發展相串連。例如當年以本名吳俊霖的歌手伍佰從水晶唱片開始逐漸成為搖滾巨星的歷程,一直是許多玩團青年的榜樣,而他個人在2005年聯合幾位藝人標榜的「台客文化」亦讓原本隱藏在各階層的台灣特有在地文化經過媒體的報導、討論後而浮出檯面,同時也讓原本就已有台客特性的獨立樂團、歌手更形突顯,且讓一些樂團更加受到注目。

值得一提的是,這幾年在地下社會、這牆音樂藝文展演空間、河岸留言、女巫店、海邊的卡夫卡、地下絲絨等音樂表演場所,加上野台開唱、春天吶喊、海洋音樂祭等大型戶外演唱會的交相推動,而讓整體的玩團風氣有了更興盛的推廣,並同時刺激了新的音樂類型不斷引進與出現。這幾年,相關政府單位以流行音樂展演中心為號召,試圖想讓獨立音樂文化有更穩定的發聲管道,故在華山藝文特區有了新的改建計畫,也讓台北的地下音樂場景有了過去從未有的新契機。


臺北代表性獨立音樂人/樂隊肖像

★ 粗龐克
台灣真正接觸龐克樂並有樂團開始以龐克樂為風格的時間大約是從八零年代中期水晶唱片開始,七零年代末期儘管有【滾石雜誌】、【愛樂之友】報導英國性手槍樂團及龐克社會運動等相關訊息,然而則是要等到由趙一豪所組的Double X才算出現真正的第一支以龐克樂為主要風格的搖滾樂團。

Double X成軍之初便試圖效法英國龐克的社會意識及政治態度而在歌詞中表達他們對當權政府的不滿,對於時事或政府積習已久腐敗亦報以批判的態度,這樣的手段自然對於只想在歌曲中求溫情慰藉的社會大眾並未引起共鳴,反倒是對於關心國事及社會未來的大專學生有了相附和的作用。趙一豪個人極具魅力的表演型態則是之前台灣聽眾從未見過的風格,陰鬱而帶著憤怒,頹廢中帶著尖銳。

之後由吉他手徐千秀及主唱阿峰於1992年所組的骨肉皮樂團則算是結合後龐克與Brit-Pop的代表性隊伍,由於經常在「Scum」、「Vibe」駐唱表演的骨肉皮後與重要幕後推手林志堅合組實幹文化而讓台北獨立音樂的發展有了更穩定的基礎發展。之後「Vibe」結束營業,中間再經歷過幾個不長的過渡期,至今轉入地下社會pub成為節目企畫至今,而骨肉皮的鼓手金剛後來加入董事長樂團,成為主流唱片公司下一支重要隊伍。

只是近幾年台北龐克風已不再盛行,反倒是中部地區接下這股龐克力量,2003年開始有「廢人幫」的成立,不過龐克勢力是否得以延續以目前幾近煙消雲散的趨勢來看,要重新復甦可能要再蟄伏許多年罷。


★ 重金屬
台北重金屬音樂發展甚早,一方面它承接早期台灣美軍電台的資源,另一方面在音樂上它亦承襲七零年代硬式搖滾與八零年代英美金屬樂團的關係而延續至今,台北亦是台灣第一支重金屬樂團當首推刺客樂團,至少在之前已出現許多樂團,但大都仍屬硬式搖滾的範疇,而刺客的型態儘管仍有部分屬於前者,但他們亦同時大量採用重金屬的編曲、服裝等標示自己的特性與族群。刺客樂團雖在八零年代稱霸一段時日,但所處的社會卻對重金屬有著既定的刻板印象與成見,使得團員個個身手皆不錯,卻始終無法打開更大的聆聽族群。

在同時,由早期瀚江唱片所孕育重金屬族群的銷售據點,也逐漸由傑笙唱片及陳征開設的搖滾帝國狂嘯唱片所取代,也因為經年累月的引進歐美各國的金屬音樂,而讓當時許多菁菁學子得以接觸到最新的音樂潮流發展,這股影響力也同時因校園BBS網路的發展而有了凝聚生根的力量。這其中,就屬成大的骷髏城堡族群最為龐大,並直接促成了日後閃靈樂團的崛起。

由主唱兼胡琴手Freddy領軍的閃靈樂團到了九零年代,可說是台北金屬樂界重要的代表人物,風格首重Death Metal與Black Metal的混合,他除了樂團本身的經營,同時還開設的聖界Pub與目前的這牆音樂藝文展演空間,並於1998年Freddy接下了台灣創作樂團年度盛會「野台開唱」,開始與國外的唱片公司合作而發行數張專輯,就創作而言,Freddy始終試圖想將台灣的特色與黑死金屬的特性相結合,立意良好,然而專輯始終褒貶不一,聽者常出現兩極反應,當然這亦跟他個人鮮明的政治立場有一定的關連,再者他善用政治資源的聲援及媒體的力量而讓他個人魅力始終有其特定的族群擁簇。


★ 英國派
台北獨立音樂場景向來受英美搖滾樂的影響頗深,在經歷過八零年代後龐克的洗禮後,九零年代的Brit-pop亦影響了台北的玩團青年。Nice Vice、傑克與魔荳與骨肉皮多少都受了這類風格的影響,從他們各自喜愛的英國搖滾汲取,再轉化成他們各自的作品。

然而若說幾乎完全受英式搖滾而作為自己風格的話,那麼1996年成立的「1976」樂團則算是風格走向最清楚的一支隊伍,他們從八零年代的新浪潮到九零年代的英國搖滾走向都有著相當程度的吸收與轉化,而主唱阿凱後來開設「海邊的卡夫卡」,亦在台北的音樂場景增加一個新的據點。之後,另一風格相仿的年輕樂團「Echo」崛起,而兩者相比,Echo樂團更受到九零年代Brit-pop的潮流所牽動,此外如拾參樂團等其他年輕團體都是類似的新進隊伍。


★ 清新葉
獨立音樂圈中女性玩團的比例向來不多,自從瓢蟲全是女性團員後,加上女性主唱蔚為風氣後,女性玩團的比例增加,而一些走清新風格或女子團的數目亦更加讓許多樂迷接受。1997年五月天樂團成軍,同年以女性為主的壞女兒及草莓救星亦悄悄崛起,隔年,同樣 一些走清新派的新樂團在僅存的獨立唱片的支持下,開始形成一股女性玩團的新風氣,而另一方面,風和日麗唱片負責人查爾斯與資深音樂製作人林瑋哲所主導的風和日麗唱片亦推出自然捲、蘇打綠等樂團,而讓所謂花草清新派的風氣廣受不耐聽重口味的樂迷喜愛。


★ 後搖滾
後搖滾樂風在英美搖滾脈絡中可說是九零年代中期以後出現的新趨勢,同樣在一些獨立唱片行及樂評人的引介推動下,台北獨立音樂圈在1995到2002年間相當熱中後搖滾的鑽研,很快地台北出現亦出現了所謂以後搖滾為主要風格的團體,而這其中,首推由女性團員所組成的瓢蟲為第一個後搖滾樂團,然而在早期,瓢蟲的風格仍尚未穩定,因此受後龐克及其他美式搖滾的影響亦相當明顯,小寶、吉他手婉婷與鼓手阿利在數度風格轉變後,才逐漸在解散前朝後搖滾的方向發展,然而在當時,另一個完全以後搖滾的新銳樂團甜梅號則趁勢崛起,這個完全以演奏曲為主的隊伍,至今已發表兩張專輯,另外之後由吉他手吳逸駿所組的Nipples亦以後搖滾及類似Sonic Youth實驗性質的風格成軍,且吳逸駿更是與貝司手KK共組小白兔唱片而成為現存台北少數仍活躍的獨立廠牌。2008年吳逸駿與KK另組阿飛西雅樂團,新專輯於十月發行。


★ 電氣流
在歐美電音界有所謂的臥房電音DJ,或早年代表Madchester的Happy Mondays樂團,而這幾年隨著歐美搖滾樂團出現所謂「電氣搖滾」趨勢後,在搖滾歌曲中加入電子樂的音效、元素或節拍的樂團越來越多,而這股風潮亦同時感染了台北獨立音樂的場景發展。在這股風潮中,歌手林強、DJ Fish及Monbaza都曾在這領域耕耘多年,另外創立於2002年,由黃一晉創立的「默契音樂」則致力推廣電音相關的音樂,而曾獲FNAC第二屆注意新秀大獎的草莓救星及部分團員另組的Nylas則是這風格的代表,幾乎以數位音樂軟體創作便是他們歌曲的特色,同時也讓台北獨立音樂發展開始逐漸增加更多新的創作者,例如KbN凱比鳥、還有創作風格更偏向 digital-punk 的 DIGIHAI 及全由女性團圓組成的 Go-Chic都是目前值得注意的新生代。


★ 浩舞曲
舉凡喜愛西洋音樂的樂迷對於歐洲在八零年代末九零年代初的瑞舞文化(rave culture)並不陌生,而早在瑞舞風氣成為新一代青年趕時髦的新玩意時,台北音樂場景便一直以Roxy為首的酒吧文化,替喜愛樂團之聲的樂迷提供資訊交流與娛樂的場所,只是Roxy在音樂取向仍是以搖滾為重心,儘管之後開設的SPIN、Vibe等雖逐漸加重電子舞曲的比例,但亦都仍混雜了搖滾風格的音樂,而當時仍在一家名為TOP的Pub當rock DJ,後來人稱電音之父的DJ @llan便即時的開始引進英國Madchester、瑞舞文化的各種資訊及音樂而讓台北逐漸出現以電音播放為主並提供跳舞場所的disco club,也因此,在那幾年左右,台北的disco club開始學習英國的MOS或其他著名舞廳夜店的經營模式與播放風格,甚至在2004年正式引進台北,而讓台北引發好一陣子的電音舞曲的風潮。

同時間,一直努力倡導DJ文化的DJ @llan則組工作室,而經過幾年的醞釀,其他有心人士如J-Six(aka DJ James)所組的theLOOP或【BPM-DJ】,廠牌則有:「有種唱片」和「Tripper Records」,2003年Luxy出現在台北最熱鬧的東區,讓原本必須在一些不穩定的夜店作表演的DJ有了更穩定的場所。


★ 嘻哈唱
在所有音樂類型中,台灣嘻哈音樂的發展比較特殊,一方面所謂街舞的引進或喜愛街舞的族群不太聽嘻哈音樂,另一方面最早開始加入饒舌樂風的要以黑名單工作室在1989年出版的《抓狂歌》為開始,期間藝人庾澄慶亦經常試圖加入饒舌風格,然而若要以嘻哈饒舌樂風為主的歌手,反而是從MC Hotdog與MC大支開始專以嘻哈風格來演唱,而在主流唱片公司的宣傳下,這幾年嘻哈音樂也開始出現獨立性格的烤秋勤、大囍門、三合院等團體試圖再以其他音樂元素與嘻哈節奏的融合。讓台北的嘻哈音樂場景亦開始出現主流歌手與地下獨立團體之分野。


★ 工運動
就音樂性質而言,成立於1988年的濁水溪公社雖屬於後龐克及藝術龐克的結合體,然而他們在議題的訴求上,則顯得非常具批判性及挑釁的效果,尤其他們在現場表演的視覺效果與肢體語言,常帶有濃厚的煽動群眾語言。濁水溪公社的出現無疑為當時的台北音樂場景帶來相當爆炸性的震撼。之後,在淡江大學附近成立的觀子音樂坑則崛起,這個由主唱林生祥、貝司手兼主唱陳冠宇及鍾成虎、鍾成達所組的樂團,在當時就已經客家傳統音樂與現代民歌的結合去傳達他們對所處環境的關注,翌年交工樂隊成立,而他們更是從原本的對客家歌曲的熱愛轉而進一步針對他們家鄉反水庫運動採取支持與積極抗爭的態度。那年正是1998年。

而幾乎同時期,大約1997年左右另一支專注在工人、社會運動與相關議題如住屋、性別等主題的黑手那卡西亦使得獨立音樂在公共議題或弱勢族群所凸顯社會現象的訴求更顯得清晰而明確。只是交工樂隊後來解散,主唱林生祥結合友人出版個人專輯,其餘團員則在陳冠宇的帶領下改名為好客樂隊,儘管方向與理念不同,然而兩支隊伍都仍然致力於客家音樂的創作。

PS: 給大陸城市畫報的稿子,側重現狀及流變的描述,礙於字數篇幅,很多都只是點到為止,並未再深入談到,若有疏漏或描述不正確的地方,還請各位相關當事人及好友指正,我再從文中修改,謝謝。

13 則留言:

orbis 提到...

獨立音樂這字眼本來就是一種詮釋、一種定義方法,要說它出現多早,意義還遠不如這字眼的出現與風起雲湧,若不談這些反而抓其他無關緊要的現象,就不知道是不是另有用意了。

華山特區讓台北的地下音樂場景有了過去從未有的新契機?我實在看不出任何端倪。

芭樂子是台客特性的樂團?我完全感受不到。

廢人幫延續了龐客勢力,然後呢?這段好像廢人幫依然存在一般,事實是龐客幾乎消逝無蹤,僅剩殘餘散落的場景。

Freddy的部份個人我就不太適合發表了,但仍不能同意。

草莓救星也算是以女性為主?

薄荷葉的音樂屬清新派?是團名吧?

風和日麗早期是由查爾斯與林瑋哲共同創立,但很快就分家了,而蘇打綠更是分家後的產品,說風和日麗是林瑋哲主導有點怪。(林瑋哲名字也打錯了)

Luxy不混雜?這恐怕會讓很多電音文化推動者跳腳。

ricardo 提到...

謝謝指正,我就擔心會很多出包的地方,所以趕緊貼出來讓大家批一下,我想沒啥別有用心,有些誤植的地方當仍要跟當事人或場景中人先說聲抱歉。

ricardo 提到...

還有再謝謝Bias 的指點啦~~

Unknown 提到...

個人淺見,有關台灣獨立音樂圈的發展論述是一個見仁見智的闡述, 這來自於論述者的接觸環境與認知方向,並無所謂誰來定義的概念.ricasrdo先生提出的觀點筆者認為深入且中肯,並未逾越觀察者角度,Orbis實不必以其個人的主觀觀點來挑戰這種社會觀察,這種回應僅能自曝本身的認知不足而已,無法對論述產生建設性,更惶論對獨立音樂的發展有其價值觀.

匿名 提到...

遭糕,我應該是比Orbis見識還淺短的樂迷。不過還是有些意見不吐不快。也許依照文章主題給意見

粗龐克
董事長其實與骨肉皮有不少團員間來去的關係,不只金剛,阿吉也是骨肉皮前團員,甚至出現在骨肉皮第一張專輯的
團員名單內。也有在該專輯中掛名創作。阿峰我怎麼印象中非骨肉皮創團團員!? 外國人樂團如廢物在當時的場景應該也算重要。

此外廢人幫在在下03年參予春天吶喊時已不若01年時來的活躍。03年應該不是成立。而中部現在這批龐克樂隊與當年廢人幫之間應該是有血緣關係(如朋友或樂器行師徒),但是現在已很少聽到廢人幫為代表的活動(至少倉庫搖滾都不知道多久沒辦了)。台北龐克後來還有一些混戰(真的打架那種,不過我非參予者 無法評論)廢人幫的部份,當年重要的人物線在都還有出現在樂團圈甚至從事相關工作,要找人來映證這段歷史應該不難。

重金屬
有個現象可以討論閃靈,這幾年閃靈在台灣唱的場次,票價大部分都不低(700NT UP)但樂迷依然不少,要說靠政治立場就可以讓樂團有如此多樂迷買單,似乎太簡單。至少以單純的講閃靈部份而言。此外刺客也算蠻常主動發表政治立場與參予政治活動的樂團(以樂團活動而言),不過可能泛以演藝人員而言他們所支持立場可能沒那麼特別。

英國派
千萬別忘了第二張專輯的骨肉皮,這部份的實體出版品其實不多。亂彈也算此類。此外阿帕文化下面也錄過不少相關錄音。

後搖滾
李常磊的波希米亞、麥芽精釀台中東海大學與靜宜大學當時的一些創作樂團,對台灣後搖滾某個時期有一定的代表性。

清新葉
女性玩團其實一直沒有哪個時期特別多或少。私以為一直在一定的比例,只是某段時間稍微多了些(但整體玩團的人也變多了)。但應該不是再哪一年忽然衝高,或是因為某個團拉高。應該是和玩團者變多有關。此外此標題是否原先是要討論花草樂派而非女性玩團?

電氣流
凱比鳥一定比Nylas先出來,凱比鳥雖然團員年輕(以本文所提的樂隊而言),但參予樂團活動更早。

嘻哈唱
Mc Hotdog與大支兩人是這場景的簽約歌手代表,但不代表此圈由這兩人起頭。TTM可能比Mc hotdog還早出專輯。

工運動
交工的分家的狀況好像怪怪的,少了討論鐘永豐的部份


此外,我一直看不太懂全篇最希望討論的音樂場景年代是哪一段時期 98-08?
或許有個明確的設定會讓全文清楚些。

ricardo 提到...

先謝謝Rocky的意見及指正,
我想這篇文章在當初寫時都仍採直覺式的方式,對於許多場景都仍憑記憶及跟一些就近的朋友詢問而成,所以在撰寫過程中其實是有很多時候是無法下筆的,一方面是我沒有太多時間去作實地的田野調查、人物訪問及適時的求證,另一方面必須再強調的是本文仍是很粗略的概論,更不可能一文定功過,而事實上要點兵點將,我在資料的彙整過程中就一直有一個想法,這其實是應該由眾人所完成的,類似wiki的方式,而趁這次我還把好幾年未翻的「秘密基地」,Jeph老友大作那本再重新看了一次,還上網看有沒有更新的文章,但各位也都清楚,會關照在地音樂的依然是那些人,願意再觀察或記錄的仍是那些老面孔,然而2000年以後的場景記錄呢?或許部落格的出現讓每個人都自由的各發己見各有發聲管道,但有系統的記錄這些的工作卻幾乎沒有,因為它吃力亦不討好,而若要點到每一位,說坦白,很多我曾合作過的如氣象人(凱比鳥的關係團)、I/O音樂,永豐都是很好的朋友,但未提到的朋友,並不表示我忽略了他們,只是在爬梳的過程中,就像頭髮遇到打結一樣,總有些是必須花更多力氣去釐清的,但若有可能,我更私心希望如當年「秘密基地」那本可以有一個更全面的樂團人口普查,或當年謠言社及許恆維時期的「北區大專搖滾聯盟」所做的貢獻。

或許這幾年這類的文章越來越少,資訊性的內容越來越多樣,Orbis 跟「大聲公」的努力及之後的演變就不需多說了,同時也還是希望多一些可以像Rocky這樣的補述出現,畢竟大家都是在為這個音樂場景出過力的朋友。

謝謝

匿名 提到...

近幾年對台灣樂團圈資訊最多元的(專訪、介紹等)可能是自由報系的Taipei Times周五的專刊、建議可以由此方向找資料。另外如果將本文的時間設定清楚些(以您熟悉的年份)或許本文可以更精準 也更精采。另應該是大聲誌吧 這也一段時間沒新刊了

至於資料,近兩年表演活動多的樂團且具代表的樂團如1976 Echo 熊寶貝 Tizzybac 在PTT上精華區的紀錄都算確實。雖然對非參予樂團活動者要寫出報導文學還是有一定的不齊全處,但要說沒有系統在整理。對PTT站方與樂團版管理者是有點不公平的。且PTT已經有www的平台,雖無法發表意見。但作為查詢工具 是夠用的。

而圖片影音,Flickr與Youtube的強大,幾乎可以讓人靠收尋,就可略知依個樂團兩三分的景象(要十分當然是還是要去現場)而者幾年隨者數位相機的普及,拍樂團照片紀錄樂團比文字記錄樂團還要風行許多。這也許是種轉變。

最後 可否請Jack兄講清楚點對Orbis的批評。我看了來回不下三四次,還是不懂您所要表達的意思 特別 認知不足 這部份。

ricardo 提到...

這就是了(嘆),基本上我不玩BBS已經很久了。而以前更非忠誠的PPT鄉民,之後因為工作及必須照顧家庭的緣故,更很少去那裡逛,雖然我還認識當年自稱創建PPT的工程師咧,其實若說媒體,還有光華雜誌、新台灣週刊都也有不定期的音樂報導。但眼看截稿在即,實在無法一一整理,所以不是對PPT管理員的不公平,而是我根本沒想到要去那裡找資料。只能再說聲歹勢了。

Unknown 提到...

看了Rocky兄的抬愛希望我再借Ricardo版面仔細說明一番,我冒著大不韙向Ricado告罪容我再說幾句.
小弟承認是對Orbis兄的批評是我上網po訊息的主要理由,因為我認為Ricado兄發表這篇文章是希望拋磚引玉,讓對獨立音樂發展多有鑽研的同好能共同推衍出一部台灣獨立音樂史的論述,需要被關愛的是補述而不是指正,而且也要有理的指正,並不是"芭樂子是台客特性的樂團?我完全感受不到"....云云之類的自我論述,真要提出具有價值與廣泛的論述,台灣現在誰做的到?
尤其通篇回應裡頭看的到的是自己角度的觀點,以自己角度的觀點挑戰別人的角度會不會太倨傲?
設若Orbis以Rocky兄的爬梳角度給予Ricardo一些內容不足的補強,讓這論述更具建設性,小弟是不會再這裡浪費時間的,只會從各位的觀察吸收我該吸收的養份罷了
如果Orbis那麼清楚風和日麗,怎麼會不知道林"瑋"哲的瑋應該是"暐"呢?
我自然有我對獨立音樂圈的觀察與了解,但是要讓這個蓬勃發展的領域有更寬廣的發展是不是應該以包容的出發點來共同經營,而不是自己抱著一塊園地自瀆吧
我與Ricardo完全不認識,請不要誤會我是他的朋友派出來當打手的.
謝謝Rocky的指正,您的見地與鑽研我自嘆弗如,並不敢指摘您是否短淺,ˊ至於學養是否讓我尊敬不是本文要討論的

匿名 提到...

熱狗比TTM早出是確定的!

匿名 提到...

To Jack
我想我應該從頭到尾的留言沒有指您是來護行的。我也沒有在文中指正過你,我只是想問清楚點您的意思罷了。

芭樂子的部份,我不知道做為一位看過他們至少九年,超過二十次以上現場且到今年都還有看的樂迷,如果和Orbis有相同感受算不算太倨傲。實際上芭樂子可能某幾次做過紡台客類型的表演,但在類型的光譜上他們離台客蠻遠。另外我知道的是Orbis因為工作關係 看的比我還多。而對於樂風討論我們都只代表我們自己的感受。私以為用"我"確實沒錯。同理也在華山的部份,那是討論未來。

至於我的回文,由於那是已成的事實我不需要代表"我"來發言

錯字部份,由於我看的已是修正一版 我不知道Orbis看的時候的狀況。

台灣誰做的到?這個問題真剛好我隨手就想到就有五六個人選(長期關注台灣樂團者),只不過市場上(中文平面媒體)有誰認為這個有市場需求的。水晶唱片與搖滾客雜誌都快掛了有十年之久了。而如果只是討論如我前面所提的在PTT上確實還在進行中。

最後"自己抱著一塊園地自瀆吧",又請問您是在指誰。或是只這系列討論串中的哪一段話讓您有如此感受,這話不論對誰都是很嚴重的指控。

To路人
我是以熱狗的正式專輯為記錄,我印象中他到發正式專輯時已經出道很久了。他的單曲確實比TTM早很多。但正式專輯我真的不太確定。

匿名 提到...

反正就團名和人名不要寫錯字就好,摘要式回顧,難免有遺漏或缺失,這無可厚非

Unknown 提到...

那薄荷葉到底該放在哪裡?
已經10年的樂團,樂評們還是想不出定義嗎?
因為想不出定義而忽略薄荷葉

我真的玩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