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9日 星期四

近期看完一些批鬥文battle場面之心得

(近期看完一些批鬥文battle場面之心得)

本魯點評:糾眾批鬥乃常見之起手式,是壯聲勢之一種手法。故友人曰:他自己怕就好,哪來的我們?

所謂戲臺子搭好,自然就有圍觀叫好的群眾,然而膽子大率先帶頭吆喝的,並不表示就代表全部。

三點分享:
1.歷史的必然性成就每個時代必然性下的「剛好」作品是可以有機會成為經典,只是時效性不久。最後終究招致必然性的批判。ex.(________________)


2.如何跳脫時代的束縛而超越時代,是每位創作者必須思考面臨的,唯有這樣才能成為真正的經典。


3.評論者的價值即在於此,伯樂屬性只是一部份,為人作嫁只是一部份,評論者的最大風險並不是你摻雜了多少比例的葉佩文,而是你根本沒能力看清作品的真偽及真正的價值所在。

共勉之。

2015年10月26日 星期一

21世紀會變成什麼樣子?

如果把距離拉大一點,21世紀會變成什麼樣子?大概會有三個大轉變,
一是極端環境改變及災難會逐漸成為常態,但人類的工程來不及應付或無法應付大災難。

二是,機器人開始進入人類的社會而服務人群。

三是,人類因環境及社會資本的改變開始進入退化或演化的階段。

而這些科幻小說都已經預言過了,但現實世界中也極有可能發生,只是問題在於會是在什麼時候,哪一個年代罷了。

探索城市的邊緣

找一條新路騎過去探索瞎混是敝人一點點小樂趣,你會發現探索城市的邊緣是件有意思的事,被鐵路、高速公路切割、隔離、邊緣化的破裂空間其實都還有躲在邊緣 位置的社區,兩旁幾乎被居民佔領開墾成菜園的土地,是你從未見過的基隆河區段。罕無人跡的小路讓停在路燈上方的灰鷲放心地根本不鳥下方人類的動靜。路旁的 黑狗對著你狂吠,但那只是因為我侵入了他的領域,而除了狗叫,剩下的就只有周遭環境的寧靜與風聲,是的,深秋下午的風很大很涼,一個完美的下午對我而言就 是該這樣展開。

2015年10月24日 星期六

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

The Smashing Pumpkins - Siamese Dream - Today

這前奏是否跟某台團的歌曲很像啊? 喔不對 是該團一直立志保留在90年代所以向南瓜致敬


2015年10月22日 星期四

相信詩和相信這世界上不必包容詩的人事之總和並不一樣多

相信詩和相信這世界上不必包容詩的人事之總和並不一樣多,而且事實上,後者永遠遠大於前者,否則長大後的小王子就不用嘆氣了。

Tiken Jah Fakoly – Racines (2015)


Tiken Jah Fakoly這張新作是張有意思的專輯,這指的是兩個層面,一個是音樂上的,亦是他自九零年代末期崛起以來一直秉持的風格,所謂的非洲雷鬼。而相較於雷鬼 的原產地亞買加,非洲雷鬼主要的差異即在於Fakoly除了基本的雷鬼節奏外,他同時還加入了非洲的原音樂器,而dubbing的部分少了很多。所以相對 於牙買加早期的雷鬼節奏,那種厚重、濁暗同時又帶著土味及礪石般質地般硬度的音色時,Fakoly彈奏出的雷鬼節奏顯然軟了點,也慢了些。

Fakoly是Bob Marley的信徒,自是承襲Marley以降對自身所處社會的批判,所以輯中所傳遞的訊息自是不在話下,這次他邀請了好幾位大老前來助陣,也翻唱了好幾 首歌曲,我比較感興趣的是在音樂文本再次呈現在不同環境下與改編的過程中,音樂的主體性是處在哪種位置?而當雷鬼節奏這種因隨著黑人奴隸的海外漂泊以致興 起的樂種再回流到非洲母土時,兩者的交互影響是否就這樣名正言順?值得觀察。


Sun Ra - Sleeping Beauty

太陽拉伯之睡前曲,不過有趣的是留言:有人說,這照片讓他想起飛天蓮花(Flying Lotus)的專輯封面,嗯,有點前幾張用的元素啦,他認為如果可以集結相同思維的音樂人去組一個21世紀的Arkestra應該很棒,例如Flying Lotus、Burial, Four Tet, Bonobo, Ryuichi Sakamoto, Squarepusher, Mr Oizo ,然後另一位吐草說構想不錯但選錯人,應該選Flying Lotus, Thundercat, Madlib, sporting life, blackmilk and clipping...嗯,我是覺得除了這些人選,其實還有很多更鮮為人知的音樂創作者吧,這幾位已經算是闖出一片天的了。


2015年10月18日 星期日

2015年度最爛歌曲〈美是種自由〉

本魯率先宣佈美感之歌〈美是種自由〉為年度最爛歌曲!年度最爛歌詞與年度最爛編曲三大獎項(最後再補句碼的~)

2015年10月16日 星期五

臺北市住宅竊盜強度圖

會產生竊盜的大多是三四十年老式的連棟5-7層公寓,好爬好鑽又好觀察,絕對是下手的好對象。臺北市住宅竊盜強度圖

2015年10月12日 星期一

人為什麼會懶?

(認真請益發問) 人為什麼會懶? 請教各位大德協助回答。不管從心理學還是生理觀點都可。最好是有從哲學觀點的。但似乎沒人把它當成哲學命題在想的喔? 都歸類在心理學層面。而且很多都想成因為累所以懶這樣的關聯。但是懶不止這一種啊。

2015年10月7日 星期三

這是個比以往更孤獨的年代啊。

這段期間因為家裡的因素,所以比較不方便,然而有空檔還是會關心外界的發展,只是看來看去,會推廣音樂甚至新歌的仍然還是那幾個人、獨媒或網頁,這確實是個比以往更孤獨的年代啊。

然而為何如此孤獨,這陣子想想得出一點結論,其實看看電影、戲劇、文學、音樂、藝術這幾個大的領域,能夠與大眾接觸最密切的就屬電影、音樂、戲劇這三大 類,在這個21世紀還能期望繼續存活走下去的,主要仍是兩個關鍵,一個是大眾能理解、易於接受的題材(我就不說是大眾水準低落這種會被打的話了)。

另一個則是從眾心態的排擠,而若與過去比較起來,過去二十年整個社會確實益發成為一種從眾型的社會,人們越來越害怕單獨面對孤獨寂寞,做什麼事都要人陪, 然而吸收、閱讀、聆聽這些都是要自己單獨面對的,就如俗話所說,兄弟登山,各自努力。自己到底爬了幾座山,自己最清楚,這不是用按讚數多寡就可以解決蓋過 的事,然而只要大眾不願面對孤獨寂寞,他們就只會先往可以呼朋引伴的活動開始。

若從此觀點來看,先不談產業結構及網路發展的侵蝕,這也大致可以說明在全球衰退的趨勢下,電影工業是衰退最緩慢的,音樂則靠大型演唱會在維繫與社會的關係,注意,我指的是每一個消費者在面對上述各類型藝文活動時會產生的反應與抉擇,而台灣在這方面更為明顯。

另外這陣子,在與老友S閒聊時,順便想到的心得是,到目前為止,不管是國內外、現有的或及將要推出的所有線上串流音樂網站的設計都是錯的,大錯特錯且毫無想像力。至於該怎麼重新設計呢?我也大致想好了。嗯,話就說到此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