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6日 星期六

人生如戲(Life Itself)

人生如戲(Life Itself)
本一直忍著不寫這部片的觀後感,但今晚又看了一次仍是感慨萬千,對於Roger Ebert這位影評人,自己最早知道他的時候是在1995年我剛到芝加哥的第一年,那時某一個週日早上我從街上投幣販報架買了第一份太陽報,打開來看先看 週末週報,就看到了Roger Ebert 的電影評論,之後,又刻意找了時刻表在電視上看他跟Gene Siskel 搭檔合作的電視評論節目,但老實說,我看了十幾分鐘後就轉台看別的節目了。

Roger Ebert算起來也是早一輩的知名影評人了,他犀利苛毒的影評及他跟Siskel 著名的「兩個大拇指讚!」(Two Thumbs Up)是眾所皆知的標記,在現在臉書的「按讚」還沒開始前,他們可算是先驅,只是後來我的注意力就移轉到別的方面去了,直到看了這部片子才又注意到他。

Gene Siskel 後來於1999年因腦癌過世,留下Ebert 只好繼續用邀請的方式找其它的影評人搭檔。而兩人以爭論的方式討論電影的評論風格,也深深影響了全美影評界的走向,至少他們在中西部的影響力是無庸置疑的。

長久以來,Ebert所屬的芝加哥太陽報與芝加哥論壇報在許多立場上是對立的,太陽報一向自詡是為勞工階級喉舌的平民報紙,而論壇報則被形容是有錢人看 的。當年太陽報一度經營不善面臨危機與裁員,許多人出走,但Ebert選擇留下,大導演馬丁史科西斯曾說,Ebert經常對他的嚴厲批評是警告,亦是一種 幫助。幫助他在執導上更加小心謹慎。

Ebert 是美國歷年普立茲獎中唯一獲頒殊榮的影評人,他對影評工作的投入與熱誠,讓他展現了身為一位評論家該有的風範,他經常說他自己個人的評論風格是傾向「相對性的」而非「絕對性」的。他也經常強調,如果只光看他的星級評等而不看他的評論內容是毫無意義的。

Ebert 幾乎將大半生命都奉獻在評論工作,然而在他五十歲的時候,他因一次戒酒聚會活動認識了陪他度過後半生的黑人妻子Chaz Hammel-Smith,之後他們結為夫妻,而這在當時1992年,黑白婚姻在美國依舊是不多見的,正如他在影片中所述,「種族歧視到處可見,只不過不 是以前那種明顯的南方黑奴制度,但種族歧視確實隱藏在日常生活當中。」

2002年,他被診斷出得了甲狀腺癌,之後接受化療,但又在2006年再度罹癌,他被迫動手術移除他右下顎染癌的骨頭組織,從此他成了沒下巴無法講話的癌症病人,但他依然充滿熱誠的用筆電寫了許多文章。

2013年4月當他臨終時,他讓他的妻子播放了Dave Brubeck的「Take Five」,在這樂聲悠揚的片刻中,他安詳和平的離世,享年70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