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2日 星期日

沿著記憶去旅行(5)【雜感篇續-建築類型】

記得小時候常去外婆家,那時外婆住在彰化八卦山後山的老社區裡,記憶中那裡的社區就有點像這樣的感覺,前有庭園,矮矮的木門與籬笆,兩旁翠綠的花木,當然,還有青翠的八卦山,四十年前的台灣啊,到處還存在著綠山清水與樸質勤奮的人民,但四十年後,這樣的景象已經越來越稀有,或許有的鄉鎮還有類似的老社區,但也都面臨殘敗與人口遷移的命運,空盪的房屋與早已質變的價值觀所反映出的是現今的國土政策、各縣市都市計畫與農村改造條例這些未曾好好深思過的政策。


我懷念我曾住過的外婆老社區,因為我知道那種社區空間的好,我懷念日據時代留下來的洋房,因為我知道那樣的環境對下一代的影響是現在由物流公司管理的門禁社區所無法比擬的。那樣的空間感與尺度所孕育出的孩子大多是健康的,因為那是人的尺度。這也是為何歷代現代建築大師們願意向古老的城鎮學習的原因之一,因為那些是眾人的智慧所聚集而成的居住空間。





澎湖的民居類型除了傳統的閩南合院建築或大厝身外,後來一些較現代的房舍其實也很有趣,像這棟蓋在邊間的透天厝,儘管我知道台北或其他城鎮的一些老社區都還有這類的房屋,但能保持這樣乾淨且四周不被遮被的房子也不多了,尤其我喜歡它們在二、三樓外牆都還留有一小塊陽台的作法,或許就功能性來說沒多大用途,但它似乎成了一種門面的宣示,一種帶點象徵意味的小陽台。而那些用磚瓦材料砌成的女兒牆,便帶著純樸的情趣成為整體社區的其中一份子。

相對於老社區的小尺度空間趣味,我一直對所謂的城門或城牆沒有什麼感覺,或許應該是說,台灣的城門、城牆從來沒被好好的對待過或被適當的處理過,無論是從台北、台南、恆春還是宜蘭或其它任何區域的城門,我看不到任何的連接,所有的城門都被孤零零的被隔離被供奉起來,或許澎湖的這個城門還有一絲被拯救的機會。我曾經在兩年前提出「文化創意到我鄉」的一個計畫案,但很可惜的因為一些因素而被擱置,但我仍希望台灣的鄉鎮及社區能為台灣的居民保存一點最後的居住品質,不是建商所替你規劃好的那種,而是一種在素民共同努力下的自在生活。

2010年8月18日 星期三

沿著記憶去旅行(4)【雜感篇】

 其實這次旅行因為還有一些媒體朋友,所以有時候必須配合他們的一些作業過程,儘管整個的過程景點安排略微匆促過滿,但總體來說仍是心情很輕鬆的,也認識了一些媒體朋友,而且與他們還必須背負任務的工作心情相比較,我想我應該是要輕鬆許多的,也可以趁這次好好彌補二十年前那些已逐漸模糊的記憶,況且時隔二十多年,澎湖也進步不少,也改變許多。






此番行程,老實說,真的有許多混在一起的雜感,一棟帶點古色古香的老宅院、一小片狗尾草叢、一戶人家的門前裝飾,都常會讓人無意見發現到澎湖的可愛,我想這是除了玩水上活動、到海上牧場上釣魚、吃蛤蠣那種戶外活動所無法體驗到的感覺,是吧,這就是一種在地文化之旅,找出每一個當地的文化特色,慢慢品嚐,細細尋訪,我想這應該也是當初「旅行台灣,感動100」舉辦的目的,在有別於追求刺激、爽快的一般觀光玩法外,尋找澎湖的在地文化與生活民俗才是能勾勒出澎湖在地的人文精神,而這些在回來之後,也是需要一些時間慢慢沈澱,才會有一些內在的咀嚼可以吐露的吧。

來吧,就讓這次拍回來的一些照片來帶領。


首先這次形成一開始是先到一家手工麵線廠參觀,聽說是臨時插入的行程,但我覺得很棒,平時難得有機會可以到一家手工麵線廠參觀,而我個人也很喜歡到一些工廠逛逛或拍些場景,到其實做這種事,平時是會被工廠主人嫌的,哈。以下是一些組圖。



 
 

2010年8月17日 星期二

沿著記憶去旅行(3)「Pocket Park」



不過這次讓我還感到有些收穫的是,在穿梭這些老社區的巷弄同時,我重新感受到這些老社區所圍塑出的那種獨特空間及其氛圍。其實澎湖四眼井最早仍是靠著國內的教授率先在國外的建築刊物【Process Architecture】第78期刊出後而開始受到重視。從旁邊的早期黑白照片便可看出,早年四眼井四周的居民都還是靠著這四口井打水為生的,在空間功能及意義上,它確實提供了一個居民可以交談、互換生活經驗與訊息的地方。


然而或許也因為四眼井開始出名緣故,也或許整個澎湖幾乎能成為觀光景點都被挖出來成為遊客參觀的對象,周遭的環境開始改變,居民的生活重心也逐漸倚靠觀光收入為主業,相對的,有些老店殘存了下來,但有些新開的商店取代了過去的樸實,整個氛圍不一樣了,時代也不一樣了。這現象是好是壞,依然是我心中一直困惑的問號。




慶幸的是,每當穿梭在那些老社區的巷弄空間時,那種時間緩慢流動的感覺依然令我感動而很想多駐足其中,看看圖中幾個小廣場的空間,有的是以花圃的形式圍塑出相當清新的感覺,有的則是以硬鋪面的變化來反映當初那個小廣場最初的用途,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形成聚落架構織裡的小廣場,在國外當時「Process Architecture」第78期便是以「Pocket Park」為專題來形容這一類的社區小庭園或廣場。當時裡頭台灣雀屏中選的就是澎湖四眼井和西門町附近成都路上的天后宮。


而那天當我們在澎湖天后宮附近的巷弄穿梭前進時,我發現類似像照片中的庭園亦是另一種相當令人嚮往的空間。由幾戶人家所圍塑的角落庭園,有著提供最基本生活功能的口井、一張石椅、幾株喬木、石板小徑與後來加上的戶外野餐桌椅,讓這空間提供了這些居民一種兼具私密領域與公共領域的互動空間,正如同「Process Architecture」開頭所形容的,「Pocket Park」就如同是聚落中的一處綠洲,給予使用者溫暖、安全感與景觀視覺的多重功能。

沿著記憶去旅行(2)【古厝與空間篇】


基本上,如果想對澎湖傳統民居或古厝有興趣的話,國內都曾出過專書或以此為研究對象的論文,簡單地說,澎湖民居型式中最重要的就是「大厝身」這種樣式,以望安花宅為例,是一大戶住宅中最主要單元,只有一座「大厝身」的稱為一落,有兩座「大厝身」的稱為二落。一座「大厝身」配上左右各一間邊間,形成三合院型態的稱為一落二櫸頭,左右各二間邊間的稱為一落四櫸頭。「大厝身」內又分為中間的大廳和二間邊房。但基本上是大戶人家才有這樣的能力作這樣的配置,一般的民宅恐怕就是單一大房子。澎湖其他還有多處古厝群,例如西嶼鄉的二崁、白沙鄉的瓦峒村與七美鄉的中和村等,只可惜,這次時間的關係,只去了西嶼鄉的二崁,有點可惜。

但這次旅行讓我有點感傷的是,過去了二十多年後,花宅更顯得落寞許多,許多宅院幾乎都是荒廢及滿院雜草的狀態,或許那種時間落魄感在這些廢墟中更顯突兀。當年帶領我們的林會承教授,跟一群在這些古厝間穿梭的學生們,當年對於這些民居的讚嘆如今已成了觀光客的喧嘩嬉鬧。回來看著澎湖觀光局官網上對古厝修復的經費補助看似善意,卻依然不自覺地流露出官方的傲慢,大聲嚷嚷的有三百萬元的補助經費喔,有史以來最高的一次的模樣,我突然覺得台灣在文化保存真的只有靠民間有志之士跟學界的努力才可能有延續的機會。

2010年8月15日 星期日

沿著記憶去旅行(1)



— 陽光、沙灘、仙人掌下的澎湖之旅

想了想,當初會參加由台灣好基金會所主辦的「旅行台灣,感動100—小野的澎湖生態之旅」的理由,還真的是因為小野老師的緣故。但這並不是說因為他是一位知名公眾人物的緣故,所以抱著去看熱鬧沾沾光的心態。事實上,對於小野老師,我個人還存有一些年少時代的過往記憶,與對自己過去成長的回顧。當然這就得回到三十多年前當我還是國一生的時候,那時候對於文學才剛啟蒙的階段,而那時買的第一本詩集是《楊牧全集》,第一本小說就是《蛹之生》,而且還是文豪出版社首刷初版的版次。回憶起來那時候懵懂無知的看了一些關於存在主義的文學作品,卡謬的《異鄉人》、卡夫卡的《蛻變》等書,結果《異鄉人》、《蛻變》看不到兩頁卻完全不知道在說什麼,只有小野的《蛹之生》及《生煙井》才勉強的讀完了,就這樣連同《試管蜘蛛》,在我腦海最不羈的角落,埋藏了小野當時最暢銷的三本著作與少時一心追求哲學藝術的我。


不過對於澎湖的記憶,則是等到了我在大二那年,參加系上主辦的暑假澎湖古蹟之旅,才有了第一次拜訪澎湖的經驗,想當然,就如同小野當年在生物系是為了系上需求而展開的田野調查,所以當時我們所拜訪的也都是針對澎湖的古蹟、老社區、古厝或巷、弄、街道所做的一系列體驗或調查。如果說當年小野還在學生時期是對澎湖四周沿海潮間帶做了一次大規模的深入認識,那麼對我而言,三十幾年前那一次拜訪澎湖,則是對澎湖當地的文化、習俗與居住生活空間有了初步的認識。只是沒想到,燃起念頭再次拜訪澎湖,竟然已是二十多年後了。想來真的要感謝台灣好基金會這次邀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