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常去外婆家,那時外婆住在彰化八卦山後山的老社區裡,記憶中那裡的社區就有點像這樣的感覺,前有庭園,矮矮的木門與籬笆,兩旁翠綠的花木,當然,還有青翠的八卦山,四十年前的台灣啊,到處還存在著綠山清水與樸質勤奮的人民,但四十年後,這樣的景象已經越來越稀有,或許有的鄉鎮還有類似的老社區,但也都面臨殘敗與人口遷移的命運,空盪的房屋與早已質變的價值觀所反映出的是現今的國土政策、各縣市都市計畫與農村改造條例這些未曾好好深思過的政策。
我懷念我曾住過的外婆老社區,因為我知道那種社區空間的好,我懷念日據時代留下來的洋房,因為我知道那樣的環境對下一代的影響是現在由物流公司管理的門禁社區所無法比擬的。那樣的空間感與尺度所孕育出的孩子大多是健康的,因為那是人的尺度。這也是為何歷代現代建築大師們願意向古老的城鎮學習的原因之一,因為那些是眾人的智慧所聚集而成的居住空間。
澎湖的民居類型除了傳統的閩南合院建築或大厝身外,後來一些較現代的房舍其實也很有趣,像這棟蓋在邊間的透天厝,儘管我知道台北或其他城鎮的一些老社區都還有這類的房屋,但能保持這樣乾淨且四周不被遮被的房子也不多了,尤其我喜歡它們在二、三樓外牆都還留有一小塊陽台的作法,或許就功能性來說沒多大用途,但它似乎成了一種門面的宣示,一種帶點象徵意味的小陽台。而那些用磚瓦材料砌成的女兒牆,便帶著純樸的情趣成為整體社區的其中一份子。
相對於老社區的小尺度空間趣味,我一直對所謂的城門或城牆沒有什麼感覺,或許應該是說,台灣的城門、城牆從來沒被好好的對待過或被適當的處理過,無論是從台北、台南、恆春還是宜蘭或其它任何區域的城門,我看不到任何的連接,所有的城門都被孤零零的被隔離被供奉起來,或許澎湖的這個城門還有一絲被拯救的機會。我曾經在兩年前提出「文化創意到我鄉」的一個計畫案,但很可惜的因為一些因素而被擱置,但我仍希望台灣的鄉鎮及社區能為台灣的居民保存一點最後的居住品質,不是建商所替你規劃好的那種,而是一種在素民共同努力下的自在生活。
Go, Siren Go!!!!
-
[image: Silent Siren【S】WORLD TOUR 2016 in Taipei]
最美的風景偶爾還是可能會是人。今天不顧醫囑還是拄著枴杖去參加了 Silent Siren 的《【S】WORLD TOUR 2016 in
Taipei》,跟工作人員說明了一下自己顯而易見的殘廢狀態後便得到允諾...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