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6日 星期三

樂評的作用與位置

大約十幾年前,我曾在某一期的搖滾客雜誌裡寫過一篇關於〈樂評二三事〉的文章,裡頭說 明了我對樂評的看法及期許,這麼多年下來,音樂的整體環境丕變,可發表的媒體平台幾乎消失,樂評的功能及角色同樣面臨現實環境的嚴峻考驗,沒有媒體平台的 篇幅露出,評論者只好退到網路的社群及部落格的網頁上成為自媒體的角色。這樣的改變有好有壞,好的是評論者可以無設限的更加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壞的是這 些觀點的傳遞更加不被看見而成為更小眾的自我呢喃。音樂的社會功能停留在最淺層的娛樂表象,同樣評論者的地位也淪為置入行銷的業配文宣傳而已。
     
這幾年下來,一直深深體會到,台灣音樂評論者的地位在整個文化產業的位置是卑微的,相對於藝評、影評、書評或其它評論者時,樂評的意見簡直如狗吠火車,無 人理會,這一方面是社會與產業從來只重視創作者,加冕創作者、表演者,對於評論者則棄之如履,倘若要改變這一現象,簡直比改變重男輕女的觀念還更加困難。 (補:台灣從未重視過且最不被重視的兩種職人就是評者及譯者。)
     
然而評論者(當然也包含樂評)在文化產業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一開始便已經非常清楚且具關鍵性,尤其相對於整個唱片工業與消費者之間,樂評人顯然不僅是肩負起 評鑑、篩選、宣傳等任務外,他們甚至還必須能提醒音樂創作者所犯的錯誤或監督唱片工業永遠以商業銷售為第一優先考量的擴張行動,有時還甚至必須得罪唱片公 司,或與樂手、樂迷針鋒相對都是在所不惜的。
     
尤其自從資本主義下的消費活動建構後,文化產業應運而生,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錄音工業及音樂型態的改變有關,當錄音唱片工業一日千里開始大量生產時, 許多流行音樂自然就大量流入社會成為消費商品的一環,而原本在劇院、酒吧就可直接聆聽到的音樂至此便需透過唱片公司、市場機制、電台等媒介才能聽到音樂創 作者的作品,不論錄製成品與樂手均成為待價而沽的商品,在不斷以宣傳為最終目的與最大銷售量的目標下,媒體及評論者自然就被唱片公司所籠絡的對象。
     
早期第一代的樂評、影評人大多是個人英雄主義色彩的評論者,他們有自己的個人品味與好惡,對作品有絕對的觀點,許多評論者對於筆下的評論往往是不留情面 的,這是早期「critics」的樣貌。然而經過幾個世代的替換及商業消費運作的滲透,所謂的「critics」已經逐漸轉變成為「review」,甚至 只是消費式的評論觀點,或者兩者兼具,這有點像是「大腸包小腸」的作法,在業配文的外衣下,試圖夾帶一點個人的觀點,抑或反過來,在消費評論的大旗下,夾 帶許多置入性的文字行銷。所以或許現在的樂評已不似當年早期那批樂評人充滿了熱情與理想,觀點也看似更輕鬆更趨向更多元化,但相對的,一篇作者辛辛苦苦產 生出來的評論文章,就像是一張薄薄的面紙,被消費者、唱片公司、音樂人用過即丟。
     
但現在的問題是,當音樂創作工具越來越親民,隨著大量的音樂創作出版及日益增多的音樂類別同時,樂評這一角色定位也而更加明確,而一個好的評鑑文字及平台更形重要。
     
所以關鍵不是出在到底文字能捕捉到音樂的多少面貌與想像才足以形容被評論的作品,而是在於他是否在誇張吹捧,或者他是否能說服別人來接受自己的觀點。關於 前者,最簡單的可能性之一即是他被收買了,卻在那虛情假意的一昧吹噓;但另一種情形便是評者自身的聆聽經驗或知識不夠而產生的單面向感動,而這種現象最常 發生在一些樂迷個人的聆聽文字書寫上。
     
一般而言,樂評們對於某個樂團樂手過去的作品通常能掌握到七八分,但對於只有聽過一兩張的樂迷而言,或許當下這張唱片便足以讓他痛哭流涕感動莫名。但因 此,我們就能說這位樂迷的誇讚文字是虛假的嗎?顯然不行。因為他是因感動而寫的真誠情感,或許對別人頗不以為然,但很顯然從這裡便能分辨出所謂一位樂評者 與樂迷之間的差異性與各自所處的位置在哪裡。因為樂迷只需對自己負責,而樂評者則需對信任他的讀者負責,因此當一張專輯同時出現正反兩端的評價時,我們並 不是要去注意他客不客觀,而是說他是否能對他的見解提出一套說詞來支撐他的論點。如果是的,那麼即使他是給予高度正面語氣時,那他的評論還是成立。簡言 之,就是找出立足點去下筆。
     
正如我在一堂課上所提到,我們不再談論主客觀的問題,因為評論者的態度、與他所信仰的核心價值才是構成他腦中一切的認知感官與接收,而評論者對於歷史的熟 悉程度、對創作者歷年作品的瞭解、對政經社會、文化的認知,乃至對歌詞文字、樂曲本身的解析,則構成他的參考點及施力點,最後綜合這些因素,才有立足點去 完成一篇中肯的評論。
     
    
唯有你聆聽到一定程度,建立起自己的鑑賞系統,你才真正有能力辨別什麼東西是好的作品,明白優、劣與次佳的差距確切在哪裡。而評論者如果無法指出比樂迷說「爽」一個字有更多含意與細節時,那麼這樣的評論確實不要也罷。這才是樂評的作用與位置在此顯現。

沒有留言: